【摘要】本文通过阐述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历史发展过程中,民进的自身建设回顾;分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期,及当今世界正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情况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未来发展过程中,民进的自身建设前瞻。

      【关键词】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民主党派;自身建设


      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概括为“新型政党制度”。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新型政党制度,这一制度是我国确定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在我国历史和现实条件下生长出来的。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再一次强调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性。回顾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我们能够看到,它起始于“五一”节口号,形成于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过程中,确立于新政协的召开,发展于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壮大于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构建了和谐稳定的政党关系,各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携手并进,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历史发展过程中,民进的自身建设回顾

      中国民主促进会(以下简称民进),创立于1945年12月30日,主要以从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中高级知识分子为主。创始人是抗日战争时期留居上海的部分文化教育出版界进步知识分子和工商界爱国人士,主要有马叙伦、王绍鏊、周建人、许广平、林汉达、徐伯昕、赵朴初、雷洁琼、郑振铎、柯灵等著名爱国主义人士。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毛泽东指出“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是具有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后在1940年3月《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和7月《团结到底》中,反复强调建立“三三制”民主政权的重要意义。1941年1月在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在《关于彻底实行“三三制”的选举运动给各级党委的指示》中指出,陕甘宁边区彻底实行“三三制”,选举过程中党和非党的各个阶级都要参加。11月,陕甘宁边区选举了参议员和边区政府委员会委员,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主张积极进行抗日的各党派、各团体、各阶级进行合作,一起共同为实现抗日救国而努力。1946年国民党反动政府撕毁停战协定,全面内战爆发。民进先后发表了《对于时局的宣言》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提出立即结束一党专制、还政于民,立即停止内战、保障人民自由权利等政治主张。并在1946年6月23日,参与并发起组织在上海北火车站举行的十万群众反内战大会,面对国民党暴徒的铁棍拳头,民进用鲜血写就对祖国和民族的忠心耿耿。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节口号,口号中的第5条号召各民主党派、社会贤达、人民团体等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口号发布后,民进积极响应,表现出极大热情,主要领导人先后由各地转入解放区,参加新政协的各项筹备工作。1949年9月,民进代表马叙伦等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与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民进中央带领全会加强政治学习,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在巩固人民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改革开放后,民进服务于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大局,协助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服务于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大局,积极提供社会服务、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各项工作。

      总的来说,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民主促进会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加强自身建设,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为抗日救国、争取民主权利而斗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参与国家政权建设,与中国共产党一起为巩固新生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而努力;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而奋斗。民进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始终从参政党的角度思考问题,尽力履行好自己的职能和功能,与中国共产党同舟共济、共同致力于国家治理的伟大实践。

      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未来发展过程中,民进的自身建设前瞻

      目前我们面临的国内和国际形势复杂。国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面深化改革历史关键期;国际,应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渗透带来的价值多元挑战,以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背景格局下转换带来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都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未来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做为民主党派,作用发挥的越充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治理的效能就越高。民进在制度基础框架不变基础上,加强自身建设,完善相关具体制度,并在体制机制和运行程序上有所创新,使之形成相互配套的统一整体,从而进一步提升政党制度治理效能。

      自身建设包括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领导班子建设等,加强自身建设,对于提高民进治理能力意义重大。

      1、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有利于提高民进群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和支持,使民进群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能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要加强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广大成员的思想认识,形成政治认同;加强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教育,使民进成员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激发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加强学习多党合作的历史和理论,通过参加培训班、主题报告会、宣讲会等形式,认真学习多党合作的历史和理论,继承和发扬多党合作的优良传统,确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顺利开展。

      2、加强组织建设,建成一只组织结构合理、知识素养优良、质量特色并存的组织队伍。首先,坚持“三个为主”的方针。民进组织建设要根据自身发展的特点和优势,按照“三个为主”的方针进行建设。民进在发展的过程中应以大城市或中等城市为主要发展对象,选择有代表性的人士进行发展,突出自身界别特色。其次,处理好质与量的关系。注重提高成员的政治素养和代表性,增强发展民进成员的质量,以保持特色和优化质量为重点。最后,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组织、动员民进成员中的作用,使基层组织与上级组织形成良好的互动。

      3、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民进自身建设的重要保障,要在把握制度建设规律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性质、任务、目标,制定出符合民进自身特点的组织、机关、监督、工作制度。首先,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通过制度建设划分好领导班子成员职责,使领导班子成员在制定决策过程中,始终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统一的原则;其次,加强机关工作制度建设,加强机关部门设置、人员配备、机关干部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建设,提高机关的运行效率和质量;最后,加强内部监督制度建设,在坚持规范求实、民主集中、从严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内部监督制度建设,将政治纪律、廉洁自律、作风建设、履职尽责情况作为重点监督内容,实现民进内部的有效监督。

      4、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通过选拔、考察、培养等方式,使真正有能力的干部进入领导班子参与决策和治理。首先,把能力作为干部选拔的重要依据,坚持德才兼备、能力突出、科学评价的原则,把真正有能力的干部选到重要岗位上;其次,健全领导班子能力考核评价制度,完善领导班子能力考核评价和晋升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日常考核、分类考核和年终考核,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最后,拓宽人才来源渠道,坚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原则,根据国家治理的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选拔标准,使更多优秀的人才能够参与到选拔的过程中,对人才选拔过程进行监督,完善人才选拔流程。

      三、结语

     总结经验,有利于我们看清过去我们为什么会成功,弄明白将来我们为什么能成功。在未来发展中,民进加强自身建设,积极调动会员与代表群体的积极性,发挥优势,畅通沟通渠道,有效发挥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做到广泛参与与集中领导、规范有序与充满活力、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服务大局与突出特色相统一。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正如民进创始人之一马叙伦所说,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是在正道上行。我们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民进加强自身建设,联合其他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一定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民进东北师大委员会  关鑫)

手机看 更便捷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www.ccmj.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长春委员会

吉ICP备14004168号-1